七夕之夜,不禁想起此人——
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?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
这首传唱千古的《虞美人》,作者就是南唐后主李煜。他生于七夕,也死于七夕。
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七夕,李煜生日,痛苦郁闷的他创作了这首《虞美人》。
李煜与宋徽宗相似,才华横溢罕有其匹。除诗词外,亦精书法,善绘画,通音律。
在书法史上,李煜也是难以回避的人物。他的执笔法称为“拔镫法”,据说传自二王。他擅长行书(中正君认为,取法“二王”和颜真卿较多,神质较为郁滞,字形略松不拔),写字笔法虬曲而颤动,线条遒劲,人称“金错刀”。更有甚至,他写大字不用笔,竟然卷帛而书,挥洒自如,人称“撮襟书”。
李煜存世墨迹极少,传《礼记经解》墨迹(又称《入国知教帖》),为其所书,帖后有米友仁跋语。
展开全文
释文:入其国。其教可知也。其为人也。
释文:教也。广博易良。乐教也。絜静
释文:微。易教也。恭俭庄敬。礼教也。属
释文:书之失诬。乐之失奢。易之失贼。
释文:也。温柔敦厚而不愚。则深于诗
释文:者也钟隐
第三方辅助生殖咨询服务机构,扫码咨询